发布时间:2020-07-23
浏览量:182
文 刘建宏 / 图 王泽玮
引擎得有Turbo才有较高的能源效率,后座能不能分离倾倒牵涉空间运用的便利性,驾驶座要具备电动调整与记忆功能......我们完全不想考虑这些问题,这次集评挑的几部车,重点在于驾驶乐趣而非实用机能,虽然它们的外观看来像是普通量产车,但在车壳底下的动力与底盘设定则是全然不同的取向,它们可以兼任日常用车,但真正的重点其实是隐藏在日常用途背后的高性能。这回我们再次把三部车送上经常使用的测试路段进行测试,在这段全长2.6公里的上坡山路,不只车辆的动力系统会受到严苛的考验,悬吊系统与动力的协调性优劣也会对最终成绩造成影响;根据我们过去在这里的测试的经验,大马力在此不见得有绝对优势,变速箱的齿比配置与底盘设定才是真正的关键因素。
Ford Focus ST
建议售价 138.8万元
综合平均油耗 12.5km/L
原厂保固 三年不限里程
讨喜之处 直接爽快的方向盘回馈,灵巧的车尾反应
遗珠之憾 衔接不够紧密的二三档齿比
Subaru WRX 2.0i
建议售价 143万元
综合平均油耗 11.6km/L
原厂保固 三年10万公里
讨喜之处 三车最强的动力,四轮驱动的高效率
遗珠之憾 相对模糊黏滞的方向盘手感
VW Golf GTI
建议售价 148.8万元
综合平均油耗 13.5km/L
原厂保固 四年不限里程
讨喜之处 清楚的转向手感,XDS辅助下的高极限
遗珠之憾 相对弱势的高速推力
The 3rd Place Ford Focus ST
测试成绩:1分50秒33
试驾评论 风格迷人速度一般
採用传统钢砲设定的Ford Focus ST车上搭载2.0升涡轮增压引擎搭配六速手排,算是经典派的钢砲车款基本设定,高达250hp的动力输出在三部车当中仅次于Subaru WRX,强大的动力搭配可以让驾驶人随心所欲控制的六速手排变速箱让人对这部车的表现充满期待。瞬间最大扭力可达36.7kgm的Focus ST在最大扭力输出转域所提供的冲刺力量非常澎湃,踩下油门所唤起的推力直接明快,在一般道路上试驾时快捷的加速反应让人能非常享受它的加速过程。在计时测试路段上,Focus ST的动力输出虽然没变,但在面对上坡弯道时则受限于变速箱齿比,在几个车速偏快的弯道上,Focus ST都得面临用二档超转断油、用三档转速过低扭力不足的现象,几个弯道下来拖慢了Focus ST的测试成绩;而另一方面,这部车的状况也不若几个月前我们测试时那幺理想,一方面动力输出变得较为虚弱,另一方面悬吊系统的支撑性也稍有衰退,也让它的计时测试成绩只能名列第三。保有经典钢砲车款的驾驶风格,Focus ST拥有直接明快的操作感,急弯举脚的动态颇为老派。
驾驶舱内融合了运动与高科技风味,SYNC整合娱乐系统也是一大卖点。
由Recaro製造的跑车座椅视觉张力一流,也带来了极为优异的包覆性。
机械设定特色 简单古典难抵新科技
Focus ST採用前轮驱动底盘搭配涡轮增压引擎与六速手排,这样的设定符合大多数人对于传统小钢砲的既定印象,在前两代Focus ST车上,如此的配置也换来了相当的好评。刻意锐化调整的方向机带来了快速的转向反应,这是Focus优于其他两部车的重要特点,转向手感明快而锐利,急弯时可以稍微外带的车尾能协助车辆进弯,一切看来煞是美好,不是吗?如果单独驾驶Focus ST,或许会带给人一切美好的印象,前两代的Focus ST也都带给我们灵活直接的驾驶反应,但如果跟这次集评的另外两部竞争对手相比,Focus ST则显得跟不上时代,新式的悬吊设计与电子系统辅助造就了速度更快、更容易驾驭的性能车款,不论是Golf GTI或是WRX在操控方面都比Focus ST来得容易操作,但相对也少了Focus ST的明快直接。
测试成绩:1分46秒56
试驾评论 新世代钢砲代表
对于欣赏小钢砲车款的人们来说,Golf GTI肯定是不会被遗忘的车型,屡次的改款进化都让这部车拥有更强的性能与操控,然而新世代的Golf GTI在面对这次的两部竞争对手时似乎没有太大的胜算,三车中最低的动力输出与最小的圈胎配置似乎还没开战就先输一半。然而上路开跑测试,Golf GTI的反应与表现却让人跌破眼镜,它不只做出了大幅超越Focus ST的成绩,甚至跟动力更大的Subaru WRX都能战得平分秋色,其中的奥妙甚是精采。
DSG变速箱的换档速度配合新一代高扭力输出的2.0 TSI引擎让GTI拥有非常轻快的加速,在上坡出弯时也总能找到适当的档位撑起出弯加速。GTI的另一个优点则是不停暗中做动的XDS电子限滑差速,这套装置让车辆的转向一直维持中性,也提高了弯中的速度。然而这次Golf GTI的轮胎状况不佳,出弯补下油门轮胎总是惨叫连连疯狂打滑,也拖慢了它的测试成绩,但GTI与动力更强的WRX竞争却是毫无惧色,两者间仅0.2秒的差距,就如同上次我们的测试一样,一套好胎就足够让GTI的成绩翻盘。
机械设定特色 轻量、快捷为优先考量
相对于两部竞争对手,GTI或许在动力输出方面显得弱势,然而VW藉着新的生产技术让Golf能够维持相对轻盈的车重,其他两部竞争对手的车身重量都比GTI重上许多,虽然说提高引擎动力输出能弥补车辆的重量马力比,但真正的重量轻盈还是有优势存在。
在转向方面的设定,GTI不像Focus ST的设定来得那幺锐利快速,但是清晰準确的手感倒是让人在激烈操驾时多出一份安心感。但是提到XDS的辅助,虽然这套装置让车辆在弯中的动态反应趋向中性,但在驾驶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违和感,看似过不了的弯角与车速却能轻鬆通过,这点也让人更觉得GTI在操控方面的实力确实惊人。
测试成绩:1分46秒36
试驾评论 强横蛮力
在三部车里,Subaru WRX拥有最大的动力输出、唯一的四轮驱动系统以及三部车中唯一的房车车身,也因此这部车的车身重量是三部车中最重的一部,但是这项负面因素显然并未对WRX造成太大的影响,虽然计时测试成绩仅比GTI稍快一点,但仍是三部车中最快的一部。
虽然一开始我们并不喜欢WRX车上的CVT变速箱,但一上路驾驶就发现它的反应相当敏锐,在运动模式下的模拟档位也相当自然,配上三部车最大的动力输出让WRX有着虎虎生风的加速力。在弯道里WRX的表现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出弯时可极早踩油,轻鬆拉高车速,恨的则是入弯时钝重黏腻的转向感;WRX的转向手感不算明快,入弯时总有些拖泥带水,而且转向不足相当明显,不过一但通过弯心,出弯时的加速力又让人忘了入弯的不愉快。
机械设定特色 为更强的动力做準备
很遗憾地,我们必须说WRX带给我们的感觉像是还留了伏笔在后,就像是在为更高阶的WRX STI铺路,虽然说Focus ST之上还有Focus RS,Golf GTI往上还有Golf R,但ST跟GTI都铺陈完整,不像WRX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WRX是三部车当中唯一搭载四轮驱动系统的车款,自然有着更好的条件运用最大的动力,与两部前驱车相比,WRX在动力传输方面明显有着更好的效率,出弯时最早的加速时机是最好的证明;在试驾之后我们认为WRX的底盘与悬吊设定肯定能扛起更大的动力输出。然而WRX也并非全无缺点,入弯前总会出现的黏滞感以及稍慢半拍的转向反应,在入弯时难免让人手忙脚乱,虽然这次跑出了三车第一的成绩,但驾驶WRX并不像GTI那般轻鬆游刃。
新宝gg创造奇迹平台总代理|二八杠赌钱提现|网站地图 天龙国际账号注册 ag平台地址网站咨询75505